您所在位置:新闻动态>>
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音像出版行业的发展,市场越来越大,但行业管理的滞后,法规的缺失,造成了市场越来越混乱,合法经营单位陷入困境,正版音像制品的发行量越来越小。音像出版行业应面对现状,明确工作方向,加大管理力度。
一、提高法制认识,把好关口
我国已经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等为主干,一系列中央、国务院文件和部门规章配套的比较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执法管理上,全国基本形成了中央、省、地、县四级音像制品行政管理网络,绝大多数地区还建立了专门的稽查队伍。管理机构应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音像管理的一系列法规文件,深刻领会“文化市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决不允许成为腐朽思想文化滋生蔓延的场所”的精神,在管理上从严从细,把好“三关”:1.审批发证关。凡是从事音像经营活动的单位或个人,首先都要取得音像经营许可证,这是抓管理的第一个环节,必须认真考查,坚持原则,严格把关。2.经营人员素质关。对从事音像经营的人员,管理部门要定期进行业务培训,特别是让其及时了解最新的关于音像制品管理的法规文件,在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守法经营,配合做好市场的管理工作。3.货源质量关。某些经营单位为降低成本,通过非法渠道进货,谋取暴利。管理部门要深入了解他们的经营状况,发现苗头及时扼杀,堵住非法出版音像制品的源头,规范进货渠道,将它们统一到国家授权的正规出版单位或一级批发中心进货,逐步引导,形成出版、发行、经销一体化的连锁机制。
二、加大管理力度,依法行政
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正派的管理队伍,根据不同的地区特点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1.提高管理人员高效快速的工作能力。当前的音像行业鱼目混珠,不法分子采用了仿真手段,在音像制品的外包装上下功夫,使查处人员很难分辩其真伪,给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要熟悉、精通业务,在查处中不断积累、研究、总结经验,根据市场的变化特点,做出正确、快捷的判断,提高工作效率。执法人员首先要树立依法管理的思想,在执行公务中依法行政、执法从严、违法必究,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树立良好的执法人员形象。2.科学调动一切社会力量,齐抓共管。音像管理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工作,要长抓不懈。市场的管理说到底是社会管理,仅靠单一管理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动员和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尤其重要。管理部门要在宣传上下功夫,让大家知道盗版是可耻违法的行为,使盗版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管理部门要公开举报电话,建立信息网络,完善监督机制,搞好协调配合(例如与公安、工商部门),集中整治和日常检查并重。
三、加强知识版权保护
1995年5月12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决定》为加强音像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音像业的发展严重依赖于社会主义法制水平和市场经营环境。因为音像节目创作成本、著作权交易成本和国家税收等原因,在价格上,正版音像制品和非法音像制品相差甚大。所以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直接关系到音像业的生死存亡。我国音像市场的正版音像制品占有率仅为10%左右,绝大部分市场和生存空间为非法音像制品吞噬,音像制作版单位难以进行正常的经营活动。一方面说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亟待提高,民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亟待加强;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音像业有广阔的拓展空间,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但需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造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
四、开拓思路,多元经营
一是加强出版社编辑队伍的建设。出版社的中心环节是编辑,一个没有不断研制新产品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从目前音像人员的状况来看,多数偏重艺术而缺乏文学修养,导致出版物内容欠精、文字错误百出。有些编辑缺乏对其他技术如拍摄、合成等的了解,也是难以做好工作的,某些出版单位甚至取消了编辑环节,让一些不具备编辑资质的人制作产品,质量大打折扣。音像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新时代需要的是既懂编辑又懂制作,还要懂市场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二是走系列化、专题化道路。可以分时段、分区域、分类型地制作。江苏音像出版社编制的《中华雅韵》、《江南民乐精选》等推向市场后,销售情况非常好;规范少年儿童行为准则的《童规》等行业片,在“两个文明”建设中起到良好的作用。
三是开拓思想,实现品种多样化、地方化。品种的多样化,可以运用各种题材,不仅仅局限于开发的品种项目上,要广开思路,对有声读物的配套,可针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对象开发礼品带。江苏地区地方剧种繁多,代表人物、经典剧目很多,广大戏剧爱好者渴望好的作品不断问世,如京剧、锡剧、越剧、扬剧、黄梅剧等等,把具有传统特色的优秀作品推向世界,为宏扬祖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做出贡献。
四是广泛联系同行业以及相关行业的力量,开展横向纵向的合作。广播业与音像业一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电台节目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由出版社整理成音像制品出版,会带来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出版社也可将好的作品通过电台这一媒体介绍给广大的听众。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一直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多年来依靠广播资料编辑的音像制品占全部出版社版号的80%,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五是重视音像制品加工市场。复制加工业不论从产品上的品种还是数量上都具有强大的潜在升值创值能力。抓好CD、VCD、DVD等光盘和磁带复制环节,特别是对电脑多媒体新型光碟生产的加工,在确保质量、提高服务的前提下,谁走在科技的前沿,谁就拥有了加工市场,也就拥有了经济效益。
六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在抓市场繁荣的同时,在边远地区发挥录像放映厅的作用;针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的兴趣、特点制作影视片;开展怀旧影片回顾展及中外经典影片欣赏展;发展音像租赁业,以此扩大市场的占有率,等等。中国人口多,以较低的价格租赁VCD、DVD光碟,是消费者喜欢的的方式。如果将买方市场部分地转变成租赁市场,可以促进音像事业的发展。